帅美荣,女,1978年生,中共党员,工学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从教22年。主要从事金属弹塑性变形理论与技术、复合材料界面科学、激光熔覆先进制造技术及高性能材料损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。多年来坚持学习与思考的统一、坚持读书与运用的结合,坚持锲而不舍、持之以恒的劲头。先后担任班主任工作12年,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,出版教材及著作3部。
帅美荣,女,1978年生,中共党员,工学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从教22年。主要从事金属弹塑性变形理论与技术、复合材料界面科学、激光熔覆先进制造技术及高性能材料损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。多年来坚持学习与思考的统一、坚持读书与运用的结合,坚持锲而不舍、持之以恒的劲头。先后担任班主任工作12年,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,出版教材及著作3部。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,荣获梦之城平台“优秀共产党员”和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。
一、政治坚定,筑科创型组织
2020年6月11日自研究院直属党支部(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直属党支部)成立以来,作为研究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委员,她积极协助党支部书记加强开展各项工作,在支部筹建、思想作风建设、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。通过多次举办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、“产学研合作”以及“研究生沙龙”等系列活动,构筑了学习科创型党支部。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,在学校及研究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,想学生所想,急学生所急,亲历亲为,将学生身心健康疏导为己任,践行着科技工作者的时代使命,获得显著成效。
2020年9月,《山西画报》以《重型装备攻坚路,家国情怀谱华章》为题,从“矢志不渝攻坚,砥砺铿锵前行”、“夯实红色基因,做好党建工作”、“殷殷爱国志向,莘莘报国情怀”、“助力学科建设,投身科教育人”四个方面介绍了研究院团队建设,对党支部组织工作给予积极评价与肯定。2021年,积极开展“读史明智,知古鉴今”的主题党日活动得到山西科技报网易新闻的特别推介,显著提升学校和研究院的行业影响力。2023年,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荣获山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,这一科技荣誉既是对支部工作的积极肯定,又极大激励团队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攻克关键核心技术、勇于攀登科技高峰。
二、教书育人,知责思为
她执教多年,始终能从中获得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和立德树人的精神力量,积极践行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统一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、科学追求和创新精神,以满腔的职业素养诠释着教师职责。为人上做到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;学习上保持“不自是、不自满”,爱岗敬业,教书育人;作风上做到“知责思为、担责敢为、尽责有为”。
面对组织的信任、学校的期望和家长的重托,她始终奔赴在教学科研一线。她无怨无悔担任学生班主任12年,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置于首位。她所带的2019届成型专业唐佳伟、王海宇均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中南大学和天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。她所指导的2020届硕士研究生李伟荣获山西省优秀毕业生称号,学位论文获得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并考取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。近两年指导的研究生李亮和张旻(获国家奖学金)连续获得山西省创新项目资助,作为这些同学的导师和班主任,足以见证该同志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仁爱之心。
三、潜心钻研、锐意进取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她注重理论与运用相结合,加强对实践工作的总结与对新情况,致力于提高思维的准确性、逻辑性,深刻性、敏捷性和创造性;并以此引导学生尊重科学、崇尚研究。
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、东北大学开放课题基金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10余项。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(第一发明人),软件著作权8项,主编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,撰写著作2部,荣获省部级奖励4项。该同志作为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,其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形成多品种、多规格高精度管棒线材现场生产技术,在绿色环保、节能减排、循环经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
四、深化开放、搭桥助力
自研究院成立以来,作为党支部组织委员及研究生导师,她积极探索并推行课程开放建设。通过学习实践破除学校边界、学科边界、知识边界、学习边界和课堂边界等重要举措,实质性的推动了研究院知识体系创新和开放协同育人工作,并为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升级做出重要贡献。
结合社会前言技术需求和科技发展动态,协助研究院领导成功举办“中信重工--梦之城平台双边技术交流会”;与太原理工大学合办第十三届国际摩擦学研讨年会“汽车和发动机工业中摩擦学”;“第十六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八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”等。通过搭建交流学习平台,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,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活力和科研动力,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公关策划能力,催生更多创新成果,为梦之城平台的学科发展及科研能力提升做出贡献。